“很多烈士在牺牲时还那样年轻,甚至没有留下一张照片,没有和亲人见过一面。时隔数十年,烈士的亲人们终于有机会通过画像与家人‘重聚’,接英雄‘回家’。”近日,我校艺术与传播学院党委艺术与科技系教工党支部的老师们带着滚烫的爱心,以画像的方式,让在战争年代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得以还原生前样貌,让先烈们与家人实现跨越时空的“见面”,以慰烈士家属们的思亲之情。
“为百位烈士画像”大型公益活动由中国教育报社、浙江报业集团和浙江传媒学院共同发起和主办,多所院校共同参与。支部成员带领学生分别为战争中牺牲的4位烈士王友明、杨玲普、吴兴明和王文兰画像。在作画过程中,老师们参考了烈士家属的容貌,透过素描这种最直接且朴素的手法,画出最动人的脸庞,用实际行动守好红色根脉,传承红色基因,传播革命精神,传递英豪信念。

画室一角
“时间会带走很多东西,但烈士们的名字、故事、精神,不应该被遗忘,是他们用自我牺牲换来了如今的国泰民安,他们值得被铭记。”党支部书记凌云飞说。


杨玲普烈士画像(凌云飞老师作)
杨玲普(1925-1949),1944年参军,1949年10月牺牲于福建。

杨玲普之子:杨惠廷
杨玲普烈士的儿子杨惠廷今年已经81岁了,他多次踏上征途寻找父亲的安葬地未果。“我和厦门31军的烈士后代、退伍老兵一起,从厦门市的烈士陵园到漳州烈士陵园,再到福州烈士陵园,最后都没有找到。”杨惠廷说,这始终是自己的执念,这次能“见到”父亲年轻时的样子,弥补了他不小的遗憾。


王友明烈士画像(殷双一老师作)
王友明,山东省费县人。出生于1925年,1953年7月15日牺牲于朝鲜。

王友明之子:王永生
王友明的儿子王永生,今年77岁,老人家小时候对父亲的印象非常模糊,他只记得每次见面,父亲都是穿着军装。长大后,他也穿上了军装,行走于绿色军营。一次来到首长家,看到了一件军装,忍不住向首长说:“这和记忆中爸爸的军装一样,可否借我穿下照张相。”这便是这张军装照片的由来。如今古稀之年的他,无比思念先父,非常想见到爸爸当初的样子,也非常感谢老师们可以圆他这个梦。


吴兴明烈士画像(谢伟老师作)
吴兴明,四川阆中千佛镇人。出生不详,1951年牺牲于朝鲜。

吴兴明之女
吴兴明的女儿已是古稀之人,却一直有一个心愿,她想接英雄爸爸回家。谢伟老师根据吴兴明女儿的照片还原出了吴兴明烈士的容貌,让父女穿越时空得以相见。


王文兰烈士画像(房正老师作)
王文兰,1932年出生,浙江省金华东阳市,1951年5月入伍,同年10月牺牲在朝鲜。
王文兰没有成家,没有子女。他瞒着父母报名参军,母亲知道后,非常生气,苦口婆心地劝他:“你别去了,美国人太厉害了。”但王文兰铁定了心,要保家卫国。
王文兰的母亲是个大字不识的农村老太太,但一直记着儿子的名字怎么写。王文兰牺牲后,母亲一有时间就从村里走到县城,再从东阳走到金华,把所有的烈士陵园都找遍了,可就是没找到儿子的墓。后来,周边很多人都盖房子了,老奶奶坚决不同意,说儿子在这出生,把房子变了,怕他找不到回家的路。直至临终前,母亲始终在等待儿子回家。
据悉,“为百位烈士画像”项目将组建一支专业的师生团队,不仅为烈士画像,还会借助VR等技术再现烈士音容笑貌,让烈士们有机会与家人实现“面对面”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