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重要指示精神,推进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11月13日,我校组织600余名师生集中收看了2019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
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同志致辞,社科院院长、党组书记谢伏瞻同志主持报告会,南京理工大学王泽山院士、陆军工程大学钱七虎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院士先后作报告。

万钢在致辞中指出,70年来,中国科技事业呈现跨越式发展,科技实力从一穷二白到追赶超越世界科技前沿,伟大成就的取得既得益于党和国家为科技发展绘制的清晰蓝图和给予的坚定支持,也归功于一代接一代怀揣科技报国理想的科学家们,他们创造的“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西迁精神彪炳史册、光照全球。他强调,要以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融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之中;要弘扬科学精神,培养诚信的科研品行,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切不可投机取巧、虚夸浮躁,绝不能触碰科研的“红线”;要坚持传承育人,在传授和创新知识理论、继承和发扬治学理念方法的同时,注重将良好的治学精神和道德品行融入到学生的人格养成,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王泽山院士在题为“牢记使命,忠诚奉献”的报告中,结合自身的科研经历,讲述了个人专注于火炸药研究的感人事迹,并勉励师生要把“不间断地思考”作为追求超越的一种方式。他告诫大家,在做科研过程中,要有责任感,学会包容和诚信,杜绝学术腐败、抄袭、造假、浮夸浮躁等背离科学精神的行为,要关注学科交叉融合趋向,坚定理想信念,心怀大爱,忠于党、忠于人民,在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爱党信党跟党走,是一生中最正确、最坚定的选择。”“只有把个人的理想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有所成就、实现价值!”“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容不得一点点的马虎和心浮气躁。”“只有摆正个人和组织的关系,摆正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摆正个人和群众的关系,才能顺利前进。”82岁高龄的钱七虎院士通过四句话阐释了科学家精神的深刻内涵。他在题为《让生命在科技报国中闪光》的报告中,表示要在有生之年继续在防护工程领域潜心研究,带好学生、培养人才、关心团队建设,以报国奉献为最高追求,为经济和社会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曹雪涛院士引用邓稼先、屠呦呦、顾方舟、黄大年等的事例向大家诠释了中国科学家的爱国奉献精神,指出青年学者是推动科技变革的先锋,勉励大家要做爱国奋斗、诚实守正的科研人。他呼吁要弘扬科学家精神,打造新时代的中国学派,通过鼓励批判、质疑的探索精神,允许宽容科学研究的失败,激发科技工作者立异鼎新,建立新学说、标立新学派、追求新境界,推动文化文明传承与创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出中国声音,走出中国道路,作出中国贡献。
本次报告会新增了宣读倡议的环节,来自首都高校、科研院所的导师代表和研究生新生共同发出了《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学风作风建设倡议书》。报告会内容丰富精彩、引人深思。我校各学院认真组织广大师生采取集中收看和自行收看相结合的方式观看了报告会直播。在环宇楼A201、B201和各学院的集中收看点,师生们认真聆听,深受鼓舞,纷纷表示要学习前辈们的科学研究精神,用严谨和敬畏的学习态度对待科研工作,发扬不畏艰苦和诚信科研的精神,来践行时代使命、报效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