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随着全国学生运动会的脚步越来越近,本报在7月、8月推出 “我的体育老师”栏目,通过面对面采访,感受这些活跃在浙江各地的基层体育老师如何在自己岗位上发光发热,如何为浙江体育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见到中国计量大学的体育老师邬燕红的时候,她正和学校的体育老师一起探讨排球比赛的判罚规则,多次被评为“我最喜爱的体育老师”的邬燕红也深受后辈体育老师的尊敬,他们都说邬老师身上有一种特别的魅力,让人接触了之后就想和她做朋友。
初识邬燕红,她的笑容一直洋溢在脸上,从1991年成为体育教师以来,邬燕红的体育教师生涯也已经走过第26个年头。和以往的暑假不同,今年她格外忙碌,因为中国计量大学作为全国学生运动会女足项目比赛场地之一,她不仅要负责相关竞赛工作,接下来还将参加全国沙排锦标赛的裁判工作,可她却说:“只要是和体育相关的,忙得很快乐。”
轻松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在体育课上学做人
在很多人看来,大学体育就是完成体质测试和必修的学分,可在邬燕红眼里,她不仅想让学生学到排球技术,更希望学生能够体验到体育在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作用。
上课时,邬燕红对愿意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进行运动量“加餐”,让他们的课堂运动效果更充分,而那些不愿意参加体育课的学生,她会课后进行“补习”。她说:“我和学生课后会相约一起去操场散步,作为倾听者和学生一起谈心,听听他们未来的设想,也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他们知道其实运动并没有那么枯燥。”
邬燕红的课堂轻松而活跃,她不要求学生按部就班,只要求学生做到两点:面带微笑和学会说谢谢。因为排球项目是一项团队运动,很多时候需要大家一起配合。她发现,课后捡球的时候有些人会把散落在地上的球捡回来,有些人只顾自己的球,她告诉学生,如果她是一个企业老板,会录取帮助别人捡球的学生,因为他们有责任心。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也特别讨学生喜欢,因为在她的课堂不仅收获排球技术,还有更多做人的道理。
执裁世界大赛
让她在体育教育中更加精益求精
作为中国排球协会认证的国家级裁判的邬燕红还参加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等高规格比赛的排球裁判工作,在这段裁判工作中,她坦言受益良多。
“北京奥运会沙排比赛,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裁判,他们的专业态度和精神让我很佩服。”邬燕红说,只要沙地和网的距离不在规定范围内,那些国外裁判就会把拦网和指标杆都拆下来重新组装,有时候甚至只是1厘米的差距,可他们还是不厌其烦地重新衡量。正是和这些要求严谨的裁判接触之后,邬燕红在教学过程中也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
邬燕红说:“如果放任学生自由散漫完成训练量,那体育课和体育老师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体育不仅是教学要求,也是帮助学生强身健体,打好身体底子的重要途径。”
以身作则 继续学习
让体育融入更多学科的内容
因为早期前往罗马尼亚进行访问学习,国外学校的体育氛围让邬燕红很是感慨,所以她在成立学校排球俱乐部的时候也花费了不少心思,从最开始的几十人,到如今一千多人的规模,中国计量大学的排球俱乐部是学生心中最受欢迎的社团之一。
邬燕红说成立排球俱乐部不仅仅是体育学科的研究,更是对学生运用交叉学习科学知识能力的考验。她说:“办比赛需要沟通,需要人际交流;竞赛需要计划赛程,需要编排和策划能力;比赛总会出现突发情况,更考验学生的应变能力。”
在这些过程中,邬燕红作为导师和学生一起成长,她也不断自我学习,和学生一起进步。这也难怪很多毕业的学生都说在排球俱乐部那段日子最值得怀念。
直到现在,邬燕红为了更好地与国外裁判交流,依然每天学英语、背单词。
本报记者 沈梦雪
链接:http://www.zjhaodong.com:808/content/2017-07/06/012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