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资讯速递]传承的力量!

添加日期:2024-12-31 18:49:59 阅读次数:

2024年12月18日午后,阳光洒满日月湖畔,逸夫计量博物馆内人声鼎沸,来自不同专业的学子们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活动——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向计量博物馆捐赠藏品的庄重仪式。

作为全国高校首家计量博物馆,逸夫计量博物馆始终致力于馆藏资源的充实与专业素养的提升,通过“请进来”“走出去”与“练内功”三大策略,讲好计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故事。

请进来——体验计量文化的独特魅力

传播计量文化魅力,弘扬计量文化精神。博物馆始终致力于硬件设施的全面升级与服务效能的持续优化,充分发挥其作为文化交流窗口的积极作用,显著提升线下服务体验,参观人数逐年稳健增长。2024年,博物馆成功接待了超过500批次、总计21,000余名访客,其中包括原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白清元、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际合作司司长刘健男、计量司副司长刘洪彬等。

“依托元宇宙计量博物馆这一创新平台,博物馆缩短了展品与观众的距离,增强了互动性,拓展了文化传承功能。”据副馆长虞华君介绍,博物馆通过举办“计量”科普节、计量文化进社区、“童心共筑计量梦”主题研学等一系列活动,吸引了众多校内外参与者,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博物馆还精心编纂了《计量六“廉”观图文册》,策划了“计量博物馆里看廉洁——廉政文化展”及“我在量博寻文物”系列活动,开展了计量科普进社区和计量文化宣讲团等社会实践,旨在让珍贵文物走出库房,展现在公众视野中,深入挖掘并传播计量文物背后的人文故事与历史价值,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热议和积极反响。

博物馆开设名家话计量、量博讲坛等活动,每年邀请顶尖专家学者举办高水平讲座论坛,提升师生科学文化素养。2024年5月,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马爱文来校作题为《从历史文化中品计量的本质及未来发展》专题讲座,深刻阐述了计量的本质及其对国计民生、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激发了师生们的深刻共鸣。同时,博物馆还积极开展行业交流与合作,与浙江省博物馆、厦门市计量检定测试院、黑龙江计量博物馆、天津计量博物馆、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以及文物界、收藏界等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座谈,共同探讨文化传承与创新,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走出去——提升计量文化的社会影响力

博物馆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号召,致力于让文化“学进来”“走出去”,让馆藏“活起来”“火起来”。博物馆受邀参与“全国计量文化和科普资源创新联盟”2024年度“全国计量文化和科普资源创新基地”调研,贡献了专业见解。此外,还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栏目的直播专访,就公共文化服务的热点问题展开讨论,针对“图书馆热”“博物馆热”等现象提出见解,并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精准性、均等性、便捷性和品质化提供了策略建议。

据悉,博物馆还积极参与了厦门市市场监管局的科技项目《计量文化科普教育三维场景建设》及西湖区计量社区博物馆项目的相关研究,进一步提升了学校及计量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选派优秀馆员出席了“第三届计量历史文化与科普教育”论坛、2024年浙江省历史学年会等行业盛会,并与苏州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等同行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

练内功——夯实计量文化的深厚内核

藏品构成了博物馆存续的物质基石,其丰富性得益于购置或社会各界的慷慨捐赠。2024年度,我校逸夫计量博物馆成功引入两批次共30组53件精选藏品,并接受了来自校友及爱心人士的16批次捐赠,总计320件(组),其中不乏铷原子钟、宋“元丰”铜权、清“丙午年”铜权等承载深厚历史价值的文物。至此,年度新增藏品总量跃升至373件,历经七载积累,馆藏精品已近1900件,每件皆是巧夺天工、妙造自然的文物精品。

“器载礼义,礼行天下”,博物馆不仅致力于藏品的研究与展示,更不断提升自身在收藏、研究与展示方面的能力,其中“两汉漏刻的整理与研究”项目荣获2024年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资助。据介绍,自建馆开放以来,博物馆已相继荣获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科普教育基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科普教育基地等称号,并于2024年新增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计量主题”科普教育基地的殊荣,成为集教学拓展、传统文化弘扬、科普研学、志愿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平台,成为彰显新时代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窗口。

博物馆坚持深耕科普工作创新领域,每年举办“计量”科普节,以“5·20世界计量日”为契机,全年持续推出系列科普活动。2024年推出的原创剧本游《风禾尽起》是计量博物馆突破传统的又一项科普创新举措。于9月正式上线后,不仅被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列为“重点典型活动”广泛推广,还引起了浙江日报、潮新闻、钱塘发布等多家媒体的关注报道。博物馆以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为使命,深入挖掘计量文化与校史文化的精髓,整合课程资源,携手人文与外语学院,共同开设《计量文化》《世界计量史》等特色选修课程,以场馆为舞台,紧扣时代脉搏,探索计量文化的现代表达,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文化+传承”之路。“‘精思国计、细量民生’——计量博物馆‘文化+思政’育人探索与实践”入选2025年度浙江省教育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

逸夫计量博物馆已经成为每年新生始业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打卡地”。博物馆充分挖掘学校丰富的校史资源,生动展现了中国近代计量事业的艰难起步和卓越成就,大力弘扬蕴含其中的“用标准衡量、以检测校准、靠数据说话”的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科学公正的计量精神。

未来,博物馆将致力于进一步扩充藏品库,升级硬件设施,培育专业团队,创新展览与科普手段,深化计量文化及藏品研究,积极探索计量领域与地方合作的新模式,充分发挥其作为教育宣传阵地的作用。“通过这些举措,博物馆将更加有效地传递学校的办学宗旨与精神文化,圆满履行其作为教育场馆的独特功能与使命。”虞华君表示。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ibWQZ4V1D8grsMXneXqzag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