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传真]写一篇和美共富大文章! “高校百个艺术院系支部联村共建”在行动

添加日期:2024-10-30 10:17:40 阅读次数:

[中国教育发布]写一篇和美共富大文章! “高校百个艺术院系支部联村共建”在行动

点“竹”成“金”:一根毛竹撬动的产业蝶变

中国计量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教工第三党支部

司前畲族镇司前村地处泰顺县北部,拥有3000多亩竹林,立竹量达20余万株,竹林面积和竹业产值均居全县前列。如何发挥“竹优势”,打造“竹链条”,做强“竹经济”,在竹林资源质量提升、竹林生态效益发挥和竹产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新突破?这也成为了司前村想要实现全面振兴不得不面对的一大难题。2021年起,中国计量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教工第三党支部与司前畲族镇党委签订党建联建共同体协议,对点帮扶司前村,双方以提升传统竹木制品产业为重点,促动“推竹产品”向“推竹风景”“推竹文化”“推竹体验”延伸,将竹林打造成村民持续增收的“绿色银行”。学院党建联建帮扶事迹入选2022年教育部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浙江省发改委《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等,司前畲族镇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是浙江省唯一获此荣誉的乡镇。

立“竹”特色,做大“畲乡富竹”产业链。针对当地竹产品同质化严重、竹产品附加值较低等问题,党支部通过“畲乡富竹”产业链党建联建共建机制,在品牌设计、文化挖掘、产品创新等方面提供人才和技术服务支持,共建中国计量大学-泰顺共同富裕研究院竹产业工作站,积极探索“共富工坊+农户+基地”的模式,协助引进首台技术装备应用项目落地,推动12个村社抱团入股“甬泰富竹”共富工坊,实现“家门口就业”。同时,党支部参与共建省级毛竹示范区和省级毛竹精品园,实现毛竹鲜笋年产值约0.8亿元,带动从事竹产业农民2万余人。

下“竹”功夫,做活“竹艺文创”新业态。党支部深度挖掘畲族文化元素,聚焦艺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结合创意设计专业特色,为司前村打造“‘竹文创产品+竹农副产品’网上集市”设计推广的一揽子计划。积极培育以竹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竹地毯、竹餐垫等竹文创产品20多套,为当地增收80余万元。同时,师生积极开展“量大助力,情满畲乡”农产品带货直播活动,帮助当地农户销售竹工艺品,带动特色竹产品爆火“出圈”。党支部教师积极参与设计以竹文化为媒介,集展示、接待于一体的竹里馆,展示各类竹制品和文创产品2000余件,年接待观光游客330批次约35000人。

做“竹”文章,擦亮文旅融合发展“新名片”。党支部参与培育竹文化旅游精品线路,联合当地企业设计开发泰顺“山城秘境 古韵寻踪”线路,将竹文化、红色文化、畲族文化、廊桥文化串珠成链,入选2024年省文旅厅首批“跟着四普去旅游”精品线路和温州市精品文旅线路。依托司前村竹林风景线、现代竹产业基地、竹林康养基地、竹林人家、翠竹长廊等,推动组建“好享好宿”民宿农家乐,发展乡村精品民宿25家,深化“民宿+”产业,打响畲乡竹林民宿品牌,年收入达800多万元。组建艺术与传播学院美丽乡村建设小队连续3年赴泰顺开展艺术设计实践活动,为司前村国立英士大学纪念馆量身定制“国学+文创”的产业升级路线图,开展国立英士大学文创产品设计和“司前山味”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及包装设计等志愿服务,共绘竹景美、竹业旺、竹农富的美丽画卷。

链接:http://fx.xwapp.moe.gov.cn/article/202410/67219a86ab273c423ae89f94.html

教育之江等媒体进行了相关报道。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