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教育强国号]续杯更续情,中量大有个“学长加油站”
“你好,请问要喝点什么?”“来一杯生椰拿铁!”中国计量大学东校区博雅南二楼,一家名为“学长加油站”的咖啡店悄然开业,其有趣的条幅——“计量人自己的咖啡店”十分惹人注目。
经营“学长加油站”咖啡店的,是学校2020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校友丁镓骏,毕业后续写着与中量大的情缘。在2024届毕业生毕业典礼上,校长徐江荣称他为“新知青年”。
学长咖啡,“续杯”更“续情”
提到这家咖啡店,就不得不提一个人,他是学校2014级数学专业校友于润东,也是“学长加油站”的创始人,“我想打造一家计量品牌咖啡店反哺母校。”在校时就“爱折腾”的于润东说干就干。筹备期间,于润东贴了一个广告牌:“校园品牌创立——不招员工、招老板”。正是这则文风不拘一格的海报,吸引到了丁镓骏,“我们第一次打电话,深度交流长达两个多小时,我好像找到了一位在创业这条小独木桥上的老前辈,有种亲切感,也让我有了向往和冲劲。”丁镓骏说。
去年11月,丁镓骏正式加入“学长加油站”。从店名到小程序设计,从招牌设想到门店布局,从原材料的精挑细选到咖啡设备的摆放,每个细节都经过了两人的数次推敲与打磨。比如,咖啡杯包装设计融合了许多计量元素:杯身上印有日月湖全貌和“学长”形象的logo,吸管上还附有幽默诙谐的路牌外形标语。
为了能让这个校园品牌“货真价实”,坚持使用上等进口的咖啡豆、坚持保持手工复杂程序、拒绝劣质糖精是“学长加油站”的经营理念。喝过咖啡的师生们都赞不绝口,复购率高达50%,超过一半的消费者都愿意“续杯”。
梦起中量大,情系创业路
和于润东一样,丁镓骏一直有一颗“不安分”的心。大三时,丁镓骏联合创办了一家科技公司,主要做传感器和知识产权咨询服务,也曾在学校摆过地摊,运营过抖音账号。但咖啡店对丁镓骏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是于润东学长的倾囊相授让我有了信心。”
在正式开业前,丁镓骏接受了专业咖啡师的培训,还专门去其他咖啡店实习,学习门店经营的经验。“咖啡杯口要盖在logo对面”“门店卫生情况每天拍照并做好记录”,这些都是丁镓骏在实习期间学习到的。
为了丰富咖啡品类,给予师生更棒的体验,“学长加油站”每周都会进行产品研发。研发前后丁镓骏会做大量的调研,他常常会问同学们最近喜欢什么口味的咖啡,新品上市前邀请师生免费测评,提出改进意见。目前,店内已先后研发咖啡、奶茶、果茶、甜品、沙冰等累计50款各类饮品。
此外,让丁镓骏受益匪浅的是创业路上思维方式的改变。“先胜而后战”是丁镓骏想分享的经验:面对越繁琐的问题和越重要的事情,越要在开始前把各种假设、可能,尤其是最坏的结果通通问自己一遍,并制定出策略准备。“以前考试有明确的范围,也不需要给自己‘出考卷’,现在才明白,原来问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难。”丁镓骏说。
展望未来,计量品牌无限可能
作为“学长加油站”的合伙人,丁镓骏和于润东的志向远不止此。“我们希望通过咖啡店搭建一个师生、校友交流互助的平台。”两个人在创业初期,就已经萌生了这个想法,“我们是计量毕业的,如果能为母校做点什么,我们非常愿意。”怀着这样的初衷,两人开始探索咖啡店的“另一种可能”。
丁镓骏发现,来店购买咖啡的学弟学妹们会更愿意在等待咖啡时和他聊聊天,“因为是学长开的店,天生就有一种亲切感。”丁镓骏便在聊天过程中告诉同学们,如果在生活、学习上有什么问题、疑惑,都可以来“学长加油站”,他愿意尽自己所能帮助大家。同时,他还在微信群中、朋友圈内广而告之。
渐渐地,来找他帮忙的人越来越多。学生小唐准备考研,他找到丁镓骏,希望能联系上已经上岸同志愿的学长学姐请教考研经验。“学长给了我一些资料,帮了我很多。”小唐同学。学院老师向丁镓骏发出邀请,希望他给学弟学妹分享创业经验;毕业校友的创业公司需要人才,找到丁镓骏推荐内推名额……丁镓骏通过“学长加油站”连接起了在校师生和校友间的情感纽带。
对于未来,“学长加油站”有着更远大的规划:逐步扩大店面规模,让更多计量人能够品尝到来自CJLU的独特味道;探索更多创新模式,让“学长加油站”成为除了有高标准、精工序的精品咖啡外,还可以获得更多价值的地方,将咖啡店打造成为一个更加成熟的连接在校师生和校友的互助平台。“希望每一位计量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丁镓骏说。
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1734790628262708948&source=shar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reco_id=102bfe8e3adbc0a82329000z&share_to=wx_single&study_share_enable=1&study_comment_disable=0&ptype=0&item_id=11734790628262708948
科技金融网、杭州新闻、中国教育在线、新浪浙江等进行了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