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2003年“两课”课外教学结硕果

来源: 人文社科学院 添加日期:2004-01-09 00:00:00 阅读次数:
  课外教学是大学生获得真才实学,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的最佳途径。我校“两课”教学一直将课外教学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让学生通过实践提高将课堂知识用于实践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2003年,在总结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两课”的课外教学形式多样,内容精彩纷呈。   一方面,“两课”课外教学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形式和内容。“德馨杯”演讲比赛一直是《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程课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举办的第三届“德磬杯”演讲比赛以“人与社会”为主题,在人文社科学院和校团委的共同努力下,获得了很大的成功;第二届“哲思杯”辩论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课外教学的重要内容。“德馨杯”演讲比赛和“哲思杯”辩论比赛作为“两课”课外教学的固定内容已得到了全校师生的肯定和赞誉。同时,人文社科学院还组织了两次比赛的参赛选手到复旦大学进行参观考察,并和复旦的研究生代表进行了交流。《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则一直坚持带学生到上海宝钢集体参观,组织学生走出校园。今年共300多名学生参观了宝钢,接触到了生产第一线的工作情况,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切身感受到了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果。   另一方面,人文社科学院还对部分“两课”课外教学进行了改革和创新。今年暑期,共组建14支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由“两课”教师带队到全省各地开展社会实践,经过10天左右的实际调查,使学生深入了解了农村和城市社区的一些实际情况。活动结束后,各小分队均提交了实践报告,并有3位教师并评为优秀带队教师。   2004年,人文社科学院将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发挥“两课”课外教学的作用,并继续探索新的形式,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在实践中进步,在实践中成才。
分享至: